全球首次!民营企业核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
近期,新奥 “玄龙 - 50U” 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新奥在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领域成功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同时也意味着新奥 “玄龙 - 50U” 装置成功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迈出了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
托卡马克装置的一个核心机制是利用等离子体电流来实现等离子体约束,因此电流越大,装置整体性能就越高,达到兆安级电流的传统托卡马克装置基本已处在世界前列水平。在球形环领域,目前全球只有英国的 MAST-U、美国 NSTX-U 和新奥的 “玄龙 - 50U”三个球形环装置实现了这一目标。

“玄龙 - 50U” 由民营企业新奥集团自主设计建造,它是在中国首座中等规模球形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玄龙 - 50”的基础上升级而来,并于 2024 年 1 月 24 日成功实现首次等离子体放电。2024 年 8 月,“玄龙 - 50U”开展的 500 千安培等离子体大电流实验取得成功,达到了装置设计的关键性能指标。2025 年,“玄龙 - 50U” 聚焦于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放电研究。
“玄龙 - 50U” 兆安电流实验成功攻克了电流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使等离子体电流达到了 1 兆安,温度也达到了 4000 万度。这是全球首次实现兆安级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实验采用了高浓度氢硼燃料,成功解决了球形环等离子体电流高效产生的技术难题,验证了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的可实现性,推动了氢硼等离子体运行模式的发展,为磁约束聚变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森木磊石研制的PPEC inside 高压电源系统,基于 PPEC 电源控制芯片开发,支持 0~120kV 宽范围电压调节,最高可提供 120kV、6MW 稳定可靠的高压电能,助力我国核聚变技术研究。
PPEC inside 高压电源系统专家表示,“玄龙 - 50U” 不仅达到了兆安级别,而且实现了高温度、高参数的等离子体,验证了氢硼等离子体能够达到高参数,为后续的磁约束氢硼聚变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此次突破的另一个贡献在于为未来球形环和托卡马克聚变堆实验计划所面临的共性难题提供了支持。
此外,“玄龙 - 50U” 的非感应电流启动和高效电流驱动的运行模式,也为球形环和托卡马克反应堆的稳态运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与国内其他商业核聚变公司选择氘氚作为聚变燃料不同,新奥选择了氢硼聚变技术路线。新奥聚变研发团队表示,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基于 “玄龙 - 50U” 装置,冲击更高的氢硼等离子体参数,开展氢硼聚变反应实验,为研制下一代氢硼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和龙 - 2”奠定基础。
免责申请: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选型实战手册
- 基于 HT 引擎实现厦门隧道数字孪生系统应用
- 有没有针对特定行业或场景的装置数据验证效率提升方案?
- 转斗输送机远程监控运维管理系统方案
- CoolSiC™ MOSFET G2导通特性深度解析:高效选型指南
- 【新启航】便携式碳化硅衬底 TTV 厚度测量设备的性能与适用场景
- 视比特机器人坤吾平台推动工业AI软件新突破
- UPS电源—想装UPS电源?工具用法看这里
-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设计流程及考虑因素
- 9月4号RT-Thread睿擎工业平台深度实战Workshop上海站:4小时从环境搭建到量产部署,构建远程监控网关原型|产品
- 数字电压表设计教程之LTC2308数据手册解读
- 中国储能全球占比超40%,独立储能占比46%首超新能源
- RT-Thread 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线上师资培训来袭,助力国产嵌入式与物联网人才培养 | 雄鹰计划
- 科普 | 基站和核心网设备进网检测要求调整内容介绍
- 安科瑞AIM-D系列:专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打造的直流绝缘监测解决方案
- 水池液位与水泵状态远程监控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