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重载荷无人机产业高地 沈阳沈北新区160个项目集中开工

沈阳生活 2025-03-27 荣骊达人 4908


  战鼓催征启新程,奋进奏响新篇章,沈北新区全面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

  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17日电(记者赵桂华)总投资60亿元的北方无人机智造基地项目,一期主要建设无人机产业园项目,二期为10吨级高商载无人货运机项目,计划2026年实现首飞,努力打造全国重载荷无人机产业高地。

  3月17日,辽宁省举办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作为分会场之一,沈阳市沈北新区160个项目参加了本次集中开工活动,全面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

  中国新闻社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上述由沈飞公司牵头,601所、沈阳航产集团、辽宁基金等共同出资的无人机智造基地项目,成为当日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醒目的亮点。

  据悉,本次集中开工仪式共的160个项目,占沈北全年任务目标的45.7%,计划总投资445.8亿元,包括投资16亿元的亚太汽车轻量化铝材制品东北总部生产基地、投资3.1亿元的沈阳航空装备综合保障基地等新建项目30个,以及投资21亿元的航空配套产业园、投资3.2亿元的和研半导体划片机等续建项目130个。

  "四个一批"专项行动释放发展动能

  近年来,沈北新区深入贯彻落实沈阳市重点项目“四个一批”专项行动要求,紧紧围绕沈北“一区三城五园”重大战略工程,深化项目“谋、立、推、建、产”,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以高水平招商引资赋能发展、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掀起一轮招商和项目工作热潮,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谋划储备方面,锚定“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国家支持方向,紧盯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主导产业,全年必保完成谋划储备项目600个,总投资400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谋划储备项目502个,投资总额3359亿元。

  签约落地方面,全面聚焦沈阳市“一高地、一枢纽、四中心”建设目标,锚定重大投资项目、主导产业链项目、未来产业项目、外资项目,着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全年必保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0个、落地116个。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签约70个、落地50个。

  开工建设方面,坚持高位推进落实项目包保机制,实施作战管理精准开展项目调度,做优营商品牌开展专业化管家服务,全年必保开复工项目350个、力争360个,将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增幅10%。截至目前,已实现项目开复工160个,投资总额445.8亿元。

  竣工投产方面,成立竣工项目推进专班,全年必保竣工项目100个,其中工业项目不少于80个,预计当年新增工业产值30亿元、增幅5%。

  龙头项目引领航空航天产业链式崛起

  当前,沈北新区以沈飞搬迁为契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现已初步建立航空全产业链体系,已集聚中航工业626所、中试验证平台、航产精密、沈飞线束、西子航空等企业及科研单位122家,涵盖军机、民机、燃气轮机及低空经济产业,年产值超35亿元。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华天热表、普惠三航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沈飞复材钛合金、新阳航空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力构建航空、航天、空天衍生及配套服务业“3+1”产业体系,向着“全球重要的空天新技术策源地、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空天生态城、沈阳航空航天产业的关键引擎”目标加速迈进。

  多措并举破解项目建设堵点

  为加快项目落地,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沈北新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项目开复工。一是实行作战管理。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个项目编制计划表和鱼骨图,实施挂图作战、分类施策、靶向发力、集中攻坚,确保项目应开尽开。二是坚持高位推进。坚持五套领导班子包保项目建设机制,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三是简化审批流程。持续开展“熟地”认购、“标准地”出让,通过模拟预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交地即办证”、“拿地即开工”,大大提高了签约项目的落地效率。四是持续优化服务。组建了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每一个项目提供全程“管家式”服务,跟踪解决项目建设期间约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五是强化要素供给。在扎实做好土地、道路、水电气暖等传统要素保障的基础上,更为企业在项目融资、医疗体检、子女入学、免租人才房等方面提供保障,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企业既体会到沈北服务的“速度”,更能感受到沈北服务的“温度”。(本文视频及图片均由沈北新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