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就能搞定二次开发的树莓派工业控制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传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工业物联网(IIoT)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市场对低成本、高灵活性、开放架构的控制设备需求激增。上海晶珩推出的ED-PLC2010,正是基于树莓派(Raspberry Pi)的轻量工业控制器,它不仅是传统PLC的补充,更在边缘计算、协议转换、分布式控制等场景展现出独特优势。
本文将深入解析ED-PLC2010的核心特性、工业应用场景,以及它如何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实现更灵活的自动化升级。

一、ED-PLC2010:开放式架构,重新定义轻量工业控制
1.树莓派核心+工业级强化
ED-PLC2010的核心计算单元采用树莓派Compute Module 4(CM4),搭载四核ARM Cortex-A72处理器(1.5GHz),提供1GB~8GB内存和8GB~32GB eMMC存储选项。相比传统PLC的封闭架构,它的优势在于:
开源生态支持:可运行Debian Linux、树莓派OS,兼容Python、C++、Node-RED等开发工具。
工业级优化:24V DC宽压输入、隔离串口(RS485/RS232),EtherCAT主站+Modbus TCP主站无需额外配置,直接接入工业设备网络,适应严苛的工厂环境。
2.灵活扩展,满足多样化需求
32个I/O模块灵活组合,覆盖DI/DO/AI/AO/RTD/TC全信号类型,适配90%工业传感器与执行器。这种模块化设计让用户能按需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尤其适合中小型产线改造或实验性项目。
3.软PLC +边缘计算,一机多用
ED-PLC2010不仅是一个PLC,还能作为工业网关或边缘计算终端:
支持CODESYS软PLC:符合IEC 61131-3标准,可编程实现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如步进电机驱动)。
内置Node-RED:低代码方式快速搭建数据流,例如将Modbus设备数据转发到MQTT云端。
Docker容器化部署:可同时运行多个应用,如数据采集+AI推理(如设备异常检测)。
二、四大工业应用场景,让自动化更智能
1.替代小型PLC,低成本实现基础自动化
在包装机、分拣线、小型装配站等场景,传统PLC成本较高,而ED-PLC2010能以更低价格实现相同功能:
案例:某食品厂包装线使用ED-PLC2010 + GPIO扩展模块,控制光电传感器和气缸,替代原三菱FX系列PLC,节省30%硬件成本。
2.工业协议网关,打破设备“信息孤岛”
工厂内新旧设备协议各异(如Modbus、PROFINET、EtherCAT),ED-PLC2010可充当协议转换枢纽:
案例:某汽车零部件厂将老式冲压机(RS485 Modbus)的数据通过ED-PLC2010转换为OPC UA,实时上传MES系统,实现生产可视化。
3.边缘计算,让数据“就近处理”
在工业物联网中,直接上传原始数据到云端既浪费带宽又增加延迟。ED-PLC2010可在本地进行:
数据过滤:仅上传异常数据(如温度超限)。
实时分析:通过Python脚本计算设备振动频谱,提前预警故障。
案例:某注塑厂在ED-PLC2010上部署轻量AI模型,实时监测模具温度波动,减少废品率15%。
4.分布式IO系统,灵活扩展产线
对于长距离分布的传感器/执行器(如物流分拣线),ED-PLC2010可通过千兆以太网+远程I/O模块构建低成本分布式控制网络。
三、ED-PLC2010 vs传统PLC:谁更适合你的项目?
对比项 | ED-PLC2010 | 传统PLC |
架构 | 开放式(Linux+软PLC) | 封闭式(厂商专用系统) |
开发语言 | Python/C++/Node-RED/CODESYS | 梯形图/结构化文本(ST) |
扩展性 | 灵活(GPIO/PCIe/HAT) | 依赖专用扩展模块(成本高) |
成本 | 低(尤其复杂功能场景) | 高(需额外网关/工控机) |
适用场景 | 轻量控制、边缘计算、协议转换 | 高实时性、重型控制 |
适用选择建议:
如果你的项目需要低成本、定制化开发(如物联网集成),ED-PLC2010是更优解。
如果追求超高实时性(μs级响应)或重型设备控制(如大型CNC机床),传统PLC仍不可替代。
四、助力工业智能化“轻装上阵”
上海晶珩的ED-PLC2010凭借树莓派的开放生态和工业级可靠性,为中小型自动化项目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它特别适合以下需求:
预算有限,但需要PLC+网关+边缘计算多功能一体。
设备协议杂乱,需统一接入云端或MES系统。
希望尝试树莓派生态+工业自动化,但不想投入高昂工控机。
随着工业4.0的推进,这种开放式、可编程的轻量控制器将成为智能工厂的重要“神经末梢”。ED-PLC2010的出现,让更多企业能以更低门槛迈入智能制造时代。
- 信捷XS STUDIO编程软件V2.3.2版本的全新功能
- 诚迈科技与理想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共建理想星环OS开源生态
- 光通信测试领域的精准利器:Agilent N7768A 多端口光开关解析
- 中国最大传感器公司,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 金升阳LD20-26BxxR2系列AC/DC电源产品优势
- 基于仿生蒲公英等温放大系统的无线细胞传感器及其对循环肿瘤细胞的超灵敏检测
- 决定自动驾驶摄像头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PWM转4-20mA集成方案——GP315
- 【项目实战】基于WS63的鸿蒙星闪红外遥控车(循迹、超声波避障、远程控制、星闪/红外遥控)有教程代码
- SOCAMM2,正式发布!
- 供暖锅炉余热回收能效监测物联网系统方案
- PCIe 6.0 SSD主控芯片狂飙!PCIe 7.0规范到来!
-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选型实战手册
- 基于 HT 引擎实现厦门隧道数字孪生系统应用
- 有没有针对特定行业或场景的装置数据验证效率提升方案?
- 转斗输送机远程监控运维管理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