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于洪区:志愿服务从“单点发力”升级为“系统推进” 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线

沈阳生活 2025-10-21 chy123 3104

  中新网辽宁新闻10月15日电(记者赵桂华通讯员曲畅)守护群众“钱袋子”,就是守护民生幸福感,沈阳市于洪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战可用为标准,统筹推进反诈志愿服务工作。从东民社区的商圈“零距离”宣传,到城东湖派出所联合社区开展的入户“一对一”宣教,再到全区10支专业化反诈宣传突击队的系统组建,全区志愿服务从“单点发力”升级为“系统推进”,切实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线,为全区平安建设注入强劲志愿力量。

  顶层谋篇定方向,全域联动立起实战“硬标准”

  针对基层反诈宣传资源分散、形式单一等问题,区委社会工作部率先破局,明确反诈志愿服务要“分场景覆盖、分群体施策、分阶段推进”的工作思路,将商圈、小区、校园等重点区域纳入服务范围。同时,积极协调公安、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以“实战可用”为核心标准,优先从社区网格员、退休党员、企业安全骨干、热心居民中筛选有责任心、懂沟通技巧、熟悉辖区情况的人员,杜绝“凑人数、填表格”的形式主义。

  为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定期邀请公安民警、反诈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结合真实案例详解“分场景宣传技巧”“群众沟通话术”,让每一名队员既能熟练掌握反诈知识,又能灵活开展宣传服务,真正打造出一支“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的反诈志愿尖兵。

  一线实践多点开花,精准触达织密“反诈网”

  “您平时网上购物多,遇到‘客服说订单异常要退款’的情况,可千万别急着点链接!”城东湖派出所民警联合细河社区、水调歌城E区服务中心的志愿者组成宣传小队,走进水调歌城小区业主家中开展入户反诈宣教。这是区委社会工作部根据小区居民构成特点,指导基层开展的“分众化”服务的生动实践。宣传过程中,队员们摒弃生硬说教,采用“拉家常”的通俗方式,针对老年业主模拟“公检法来电要求转账”“保健品虚假投资返利”等高频骗局场景,反复强调“遇事多核实、转钱要谨慎”;对年轻住户,则聚焦“杀猪盘”的情感操控话术、游戏充值的虚假福利陷阱,用近期侦破的案例拆解诈骗套路。“社会工作部之前给我们培训过‘分群体沟通技巧’,这次入户宣传特别管用,居民听得进去、记得牢!”细河社区工作人员的感慨,道出了“精准宣传”的实效。

  同样的“靶向服务”也在沙岭街道东民社区上演。东民社区志愿服务突击队充分结合“周六不打烊”活动,聚焦中港机床城企业资金流动频繁、财务人员防骗压力大的特点,联合于洪派出所开展商圈专属反诈宣传。志愿者们不仅发放宣传手册,更手把手教商户激活反诈APP预警功能,帮企业财务人员标注“对公转账二次核实”关键要点,将防范知识从“纸上”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商户经营中的安全顾虑。

  长效推进显担当,赋能平安建设“新图景”

  从小区入户的“私人定制”,到商圈宣传的“精准对接”,从10支反诈突击队的专业组建,到“分众化”宣传的精准落地――于洪区的反诈志愿服务,早已不是零散的“单点行动”,而是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守护民生安全的“连心桥”。下一步,于洪区将持续深化“多方联动、全域覆盖”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整合公安、社区、物业、社会组织等资源,依托反诈宣传突击队开展“反诈进万家”系列活动,志愿服务既能走进居民家中,也能扎根于企业身边。通过“敲开一扇门、守护一个家、带动一片区”的辐射效应,让反诈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力量,让反诈意识像空气一样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成为每个人的“安全习惯”,为平安于洪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