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111:麦秆剪贴
【中国好手艺111】
麦秆剪贴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 聂远征
我是麦秆剪贴的第五代传承人,这门手艺的家传要从清朝年间说起。

一年冬天,聂老先生去赶庙会。刚把地摊摆好,就来了一位长相清癯的布衣,盯着麦秆画看了大半天,眉头皱得像打了结。
“恁给指指道?”聂老先生赶忙搭话。对方捡了根小木棍,在地上比画着:“这竹叶有讲究,得形如梭子,叶尖要细长……”从没见过竹子的聂老先生听得直点头。后来旁人相告,那人正是县官郑板桥哩!这个故事,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麦秆剪贴,也叫麦秸画。用黄河边的莛子麦作画——割完麦子后,取中间的麦秆,高温蒸后,用剪刀小心剖开,铺平晾干水分,再用刀片正反打磨,直至薄如蝉翼,就得到了合适的画材。
取材不难,可剪裁大有门道:粗略裁剪,依据图案的大致形状,剪出块状或长条状;精细裁剪,得沿着线条一气呵成地修剪,麦秆的边缘才显丝滑;镂空裁剪,用刀小心镂刻,让细节更精细耐看。譬如做一幅牡丹图,先粗剪枝干,再精剪花瓣,使其饱满圆润,接着镂空叶片脉络,最后拼接黏合。
上色的步骤最关键。诀窍在于“深煳、中煳、浅煳”,就是用烙铁烫出淡黄、金黄和棕色。要给牡丹花上色——先是底色铺垫,把烙铁温度调至200摄氏度,轻轻滑动,烫出淡黄的牡丹轮廓;再是层次塑造,调高50摄氏度,用烙铁头侧锋点烫或滑烫,花瓣有了褶皱阴影;最后是色彩过渡,从花蕊处向外烙色,每隔一段距离升高20摄氏度,做出渐变颜色。这一朵朵牡丹便盛开了!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李方舟
动画:张悦鑫
配音:董大正
视觉设计:孔鹏
采访:崔志坚 通讯员 王亚娟
制作:据报道新闻中心
[ 责编:李方舟-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临近 上海口岸迎来展品物资入境高峰,第八届进博会开幕临近 上海口岸迎来展品物资入境高峰
- APEX臻图核心价值体系解析:四大维度重新定义“好屏”标准
- 周鸿祎:人工智能已进入智能体开发新阶段,周鸿祎:人工智能已进入智能体开发新阶段
- 福耀玻璃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逾28% 曹德旺卸任董事长,福耀玻璃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逾28% 曹德旺卸任董事长
- 洼里村凤凰涅��:从“三无空壳村”到生态富民样板 |乡村新图景
- 对话|孩子抑郁是矫情?为何会自伤?精卫专家详解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
- 欧洲大国想参与战后加沙维和,哈马斯反对布莱尔加入和平委员会
- 星空有约|本世纪最晚中秋来了!比去年晚了19天
- 突发警告!欧盟提议将钢铁进口关税提高至50% 美国药物关税10月1日生效
- “咱这密植增穗技术真管用”
- “川”越千里 “湘”约恩阳——巴中文旅推介走进长沙
- 达州通川:抢抓晚秋生产“黄金期” 6.1万亩作物栽播有序推进
- 为香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 “中国正帮我们走出贫困”
- 平台现金扶持夜宵小店,助力城市夜经济
- 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