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党建引领开启幸福行动

沈阳生活 2025-04-26 荣骊达人 3344

  中新网辽宁新闻4月21日电 阜新市在幸福新社区建设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居民“家门口”全力打造“幸福食堂”“幸福学堂”“幸福花园”等幸福元素,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幸福食堂”海州区西花园社区

  幸福食堂暖胃亦暖心。为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和上班族的家务负担,阜新市积极打造“幸福食堂”,通过构建多元化助餐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基层治理力度和温度。太平区米家社区“幸福食堂”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三个一”可持续运行模式,让居民用最少的钱吃最满意的饭。同时,针对失能、独居等行动不便人群,开展“先锋骑士”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外卖小哥等提供订单式上门送餐服务。目前,全市共有幸福食堂21个,日均服务群众2000余人,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圈。

“幸福学堂”海州区创业社区开展活体印刷课

  幸福学堂启智亦润心。为丰富老年人和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阜新市开设“幸福学堂”,积极盘活教育阵地,用好用活师资力量,为“一老一小”搭建家门口的学习平台。细河区北方花园社区打造“银发学堂”,开设舞蹈、书法、太极拳等特色课程12门,通过“居民点课、社区统筹、多元送课”的方式,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课程,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海州区创业社区打造“少年学堂”,开发沙画、活体印刷、剪纸等兴趣课程,帮助青少年群体扩宽知识层面,已累计服务青少年100余人次。太平区广厦社区打造“时代学堂”,开设智能手机应用、防诈骗讲座等课程,帮助500余名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目前,全市幸福学堂开课超1万课时,惠及居民5万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幼有所教”。

“幸福管家”海州区河北街道到居民家进行电力抢修

  幸福管家解忧亦护家。为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阜新市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物业经理接待日”等多种幸福管家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细河区爱民社区注册成立“一米邻物业有限公司”,为居民提供维修、水电暖维护、防汛除雪等基础服务,有效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太平区全力培育“红心邻”红色物业品牌,引领物业公司开展“128”便民服务,即建好1支便民志愿服务队、用好两个服务亭、细化环境清扫、法律咨询等8项便民服务,累计开展“主动式”+“订单式”服务50余次,切实将居民的诉求桩桩件件落到实处。目前,全市物业投诉率同比下降42.95%,业主满意度逐年提高。

“幸福小花园”新邱区兴隆社区开展绿地认领活动

  幸福花园扮绿亦共治。为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绿化水平,阜新市创新“微绿地”自治模式,组织居民在楼栋前后空地、边角地等种植常绿树种或花卉,建设幸福花园。新邱区繁荣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党员带头认领楼前“一米花圃”种植月季等花卉,让卫生死角变身为“花卉长廊”。清河门区芹菜沟社区联合辖区学校,在社区门前的空地开展“幸福小菜园”活动,组织中小学生与志愿者们栽种各类蔬菜,在参与劳动中实现教育培养和环境美化“双提升”。目前全市有80个幸福花园,带领900余名居民参与自治,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常态。

  幸福楼栋亲邻亦相助。为深入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阜新市通过实施“楼栋微治理”计划、开展“最美楼栋”创建活动等,让幸福在群众家门口持续升级。细河区花园社区开展“楼栋茶话会”活动,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社区书屋等阵地,举办节目汇演、读书分享、写春联、包粽子等系列传统文化,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海州区城西社区依托“党群睦邻点”,举办“邻里节”,开展讲习俗、做手工、写书法、听宣讲、心理疏导等活动,让邻里关系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升温。目前,全市共开展邻里活动200余次,邻里结对700余个,解决微实事1200余件。

  从舌尖到心间,从方寸绿地到楼栋空间,从银发学堂到红色物业,阜新市正通过“幸福+”系列工程持续推动幸福元素在寻常生活中生长,不断探索深化以“微更新”实现“大幸福”的治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