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中的抗反射涂层介绍
文章来源:半导体与物理
原文作者:jjfly686
本文介绍了用抗反射涂层来保证光刻精度的原理。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光刻工艺中,光刻胶(Photoresist)的曝光精度直接决定了最终电路图案的准确性。然而,基底材料对紫外光(UV)的反射会导致光刻胶的异常曝光,引发图案变形。Bottom Anti-Reflective Coating(BARC,抗反射涂层)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被引入的关键材料。
一、为什么需要BARC?
在光刻过程中,紫外光透过光掩膜(Photomask)照射到光刻胶上,光刻胶的感光区域发生化学反应,显影后形成所需图案。然而,当紫外光到达基底材料(如非晶碳硬掩膜、氮化硅等)时,部分光线会反射回光刻胶,导致本不应曝光的区域被二次曝光。这种现象称为驻波效应(Standing Wave Effect)或反射干扰。
未使用BARC的后果:
1、反射光与入射光叠加,造成光刻胶的过度曝光。
2、显影后,过度曝光区域的光刻胶被异常去除,导致图案边缘模糊、变形。
3、变形图案无法在后续蚀刻中保护硬掩膜,最终导致芯片结构的精度失控。
二、BARC的工作原理
BARC是一层涂覆在光刻胶与基底之间的薄膜,通过破坏性干涉消除反射光。其核心原理如下:
1、光学干涉:
入射的紫外光在BARC表面(界面1)和基底表面(界面2)分别发生反射。
通过精确控制BARC的厚度和折射率,使两束反射光的相位差为180°(半波长),振幅相互抵消,从而大幅降低反射光强度。
2、材料选择:
BARC的折射率需介于光刻胶和基底材料之间,通常为1.5~2.0(接近光刻胶的折射率)。
厚度由公式 d = λ/(4n) 决定(λ为光波长,n为BARC折射率),以确保相位差条件。
三、BARC的三大核心作用
1、抑制反射干扰:
消除基底反射光,避免光刻胶的异常曝光,保障图案边缘的锐利度。
2、提高工艺窗口:
减少曝光剂量和焦距的敏感性,提升光刻工艺的容错能力。
3、改善基底平坦性:
BARC可填充基底表面的微小凹凸,为光刻胶提供更均匀的涂覆基础。
- 数字电压表设计教程之LTC2308数据手册解读
- 中国储能全球占比超40%,独立储能占比46%首超新能源
- RT-Thread 操作系统应用开发线上师资培训来袭,助力国产嵌入式与物联网人才培养 | 雄鹰计划
- 科普 | 基站和核心网设备进网检测要求调整内容介绍
- 安科瑞AIM-D系列:专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打造的直流绝缘监测解决方案
- 水池液位与水泵状态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 中微爱芯推出轨到轨运算放大器AiP853X系列
- 揭秘!基于RT-Thread探究“优先级反转”下的任务调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技术集结
- 基恩士KV系列PLC+以太网模块:上位机与触摸屏监控配置案例
- 2025深圳3D打印增材制造展,台湾高技即将亮相深圳增材展
- 复合机器人通讯协议:富唯智能的技术突破与行业引领
- 磁通门电流传感器
- 开疆智能Ethernet转ModbusTCP网关连接发那科机器人与三菱PLC配置案例
- Intel® Ethernet E830 控制器:引领后量子加密时代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 汽车零部件深孔加工质控升级:新启航激光频率梳 3D 测量解决传统光学扫描遮挡
- 再遇见|中欧如何更有效避免误解,以应对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