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民歌晋京 开启“民歌旅行”地方新篇章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汉中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汉中陕南民歌同样历史悠久、传承有序。3月15日,《中国民歌地图――跟着民歌去旅行》(汉中篇)陕南民歌推广音乐会在京首演。
音乐会在整体设计上突破了常规合唱专场的单曲结构模式,创新性地划分为四个板块:“歌声的邀请函”“曲调的日记本”“风味的散文诗”和“沉浸的风情画”。这四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在“风味的散文诗”板块中,乐团聚焦汉中,中央民族乐团青年驻团作曲家、《跟着民歌去旅行》音乐总监赵泽明经过深入采风,根据陕南民歌全新编创了《十送红军汉中情》《薅秧情歌》《秦巴号子》等歌曲,陕南民歌传承人也献上了原汁原味的民歌《打仙桃》《绣荷包》等,让这张“民歌地图”定格汉中,带领观众感受底蕴深厚的陕南民歌风情。
《中国民歌地图――跟着民歌去旅行》(汉中篇)陕南民歌推广音乐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近年来,中央民族乐团不断探索“民歌+”央地合作、文旅融合的全新路径,于2023年全新创排了《中国民歌地图》系列合唱音乐会。该系列将民歌文化与特色旅游深度融合,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歌旋律为素材,用现代作曲技法进行新创或改编,并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整体串联,用民歌勾勒祖国辽阔版图上的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唐峰谈到,希望通过加强与地方合作,以现代审美融合古老音乐,推广如陕南等地丰富的民歌资源,让古老的民歌焕发出更多新时代的声音。
“民歌传承和创新发展不仅要保留老祖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求,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地方民歌文化的魅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南(镇巴)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彭光琴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汉中及更多地方的民歌文化。
赵泽明表示,未来计划深入东北、贵州和广西等地,继续挖掘、推广更多中国民歌,展现民歌的现代魅力与文化价值,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推广音乐会现场,羌族绣娘伏案而坐,以针为笔,专心刺绣。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跟着民歌去旅行》汉中篇的启幕,意味着中央民族乐团《中国民歌地图》系列合唱音乐会“央地合作”模式的开启以及“文旅融合”策略的下沉。后续《跟着民歌去旅行》还将助力广西民歌大会暨“四季村歌”活动,并持续与地方合作,整合梳理各地民歌文化资源,共同绘制一幅更加完整、立体、丰满的“民歌地图”。
- 冬季旅游市场“热”力足 文旅消费持续释放新活力
- 陕南民歌晋京 开启“民歌旅行”地方新篇章
- 古今交融 新老“三孔”相辉映
- 跨境游持续升温 “China Travel”吸引中亚游客
- 老年旅客买火车票能省钱 超详细攻略快收藏
- 产学研深度融合 传奇今生携手北京工商大学强化品牌科研实力
-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 银发游产品日趋多样
- 新春走基层丨浓情年味闹北京 不一样的仪式感
- 商务部:2024年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即时零售向万物到家拓展
- 公安部网安局、中央网信办发布涉骑手谣言等典型案例
- 美团试点“跑单12小时强制下线”,专家:反内卷信号作用强烈
- “尔滨”专家教你安全“舔铁”、泼水、打出溜滑儿
- 云南昆明:千年古镇引客来
- 演艺赛事带火海南入境游
- 2025高尔夫球蓝湾大师赛:高球绿茵上的“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