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荣休教授:希望西方能认识到中国很“酷”
中新社武夷山3月23日电 题:牛津大学荣休教授:希望西方能认识到中国很“酷”
作者 吴冠标
“希望西方能够认识到中国是非常酷、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学习的。”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学院荣休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罗伯特·恰德(Robert Chard)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武夷论坛上如是说。
罗伯特·恰德认为,西方年轻一代对中国的态度更为开放,推广“酷中国”是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偏见的关键。

罗伯特·恰德指出,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内在吸引力。他呼吁汉学家应跳出学术象牙塔,通过通俗书籍、影视、游戏等非传统渠道,将中国千年文明中的智慧与故事翻译给大众。
“近年来,取材于《西游记》的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中国现代科幻小说在西方的影响力也正与日俱增,像刘慈欣的《三体》,不仅被翻译成英文,还被改编拍摄成了电视剧。”罗伯特·恰德举例道。
罗伯特·恰德表示,他所接触的中国学生对西方文明的了解,远胜于西方学生对中华文明的了解。但如果通过这些非传统渠道让西方年轻人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他们常会自发地去学习,进而了解真正的中国历史、中华文化。
针对“如何在西方普及对中国的认识”这一课题,罗伯特·恰德则主张汉学家们要在西方培养更多汉学专家,将中国学问带到世界各地;同时中国也要培养更多年轻的、对中华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用英语在国际平台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据悉,武夷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与福建省南平市合作创办的国际学术论坛品牌。本届论坛以“文明互鉴与现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韩国、英国等国家的百余位知名学者参加。(完)
- 加拿大籍华裔小提琴演奏家金辉最新专辑由人音社推出
- 牛津大学荣休教授:希望西方能认识到中国很“酷”
- 钢琴家、歌剧演员上演“海上咏叹之夜” 双钢琴伴奏创新舞台演绎
- 陕西安康新发现16处旧石器遗址 丰富秦岭地区古人类生活“图景”
- “人肉你咋了?反正我在国外”,律师:亦可追责
- 用戏剧连接世界 会昌戏剧季003将呈现370余场精彩演出
- “这种老款小孩,现在很少见了”
- 舞蹈史诗剧《诗经·格萨尔》首演亮相杭州
- 第十八届亚洲电影大奖揭晓 刘青云获“最佳男主角奖”
- 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走进合肥
- 2025年斯诺克世界大奖赛:老将宾汉姆力克特鲁姆普挺进决赛
- 晶采观察丨银发旅游列车来了 有哪些“不同”?
- 《呼叫81192:“海空卫士”王伟的飞行梦和家国情》新书发布
- 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 韩男星金秀贤塌房,恐面临百亿韩元解约金
- 让突尼斯姑娘直呼太美了,中阿双语电视专题片《文化中国》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