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沈阳铁西红梅文创园入选“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
中新网辽宁新闻8月15日电(记者赵桂华)全省首个,就在沈阳铁西!近日,中国文联批准建立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辽宁省沈阳市红梅文创园榜上有名,也成为目前全省首家获此称号的文化园区。

“红梅”绽放出老工业基地文化转型标杆
红梅文创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园区占地面积6.16万平方米,由过去闻名全国的红梅味精厂老厂房改造升级而成。在省、市文联的悉心指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万科红梅文创园以传承老工业基地工业文脉、不断满足新时代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立园之本,在“老厂房”中融入创意设计、文化餐饮、艺术展演、音乐创作孵化、创意文化集市、体育赛事、夜经济等文化消费业态,成为沈阳铁西老工业园区向现代化国际文化创意园区升级转型的“标杆之作”,以一座工业遗址的文化“蝶变”折射出整个城市的向新活力。
如今的万科红梅文创园,早已成为沈阳人日常休闲娱乐、游客们写入打卡攻略的一处“文化沈阳”新地标、新名片。以“二馆一库”为文化园区经营核心,红梅文创园打造出全国唯一一家以味觉为主题的博物馆“味觉博物馆”,东北最大最具空间特色的民营艺术中心“发酵艺术中心”,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室内音乐现场“原料库LIVEHOUSE”,综合影响力与号召力堪称“东北艺术风向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落地。“工业遗存改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工业旅游体育”的运营模式初见成效,创造年产值近1.2亿元。

目前,园区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示活动近200场次,受益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园区内聚集了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等为代表的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40家,人员近200人,经过四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两新”集聚区。自2020年起,红梅文创园相继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与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AAA景区、辽宁省夜经济示范街区、辽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沈阳市夜经济示范街区、沈阳艺术节视觉艺术展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打造示范辽宁、享誉全国的“文艺两新”之家
据了解,全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建设工作自2022年启动,旨在鼓励、引导各“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引资源、立项目,推进基地协同发展,激发“文艺两新”创造活力,构建文联与基地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本次获批建设的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共19家,既包括经济发达地区“文艺两新”有规模的重要阵地,也涉及相关艺术领域具有特色的“文艺两新”集聚区,同时兼顾东北、华北、中西部省份“文艺两新”发展势头较好地区。


“下一步,红梅文创园计划进一步激活三大轴线四大广场整体运行,通过改造提升建筑环境,持续引入更多符合‘文艺两新’特质的文化业态,集聚沈阳市文艺家协会优势资源建立基地,吸引更多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落地园区。”红梅文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示范辽宁、享誉全国的“文艺两新”实践基地和“文艺两新”之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贡献文艺力量。(完)
- 大连:61135人观战 五万余张英博全家福被收藏
- 抗战烽火铸精神,青春薪火立担当――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思政课走进青岛科技大学
- 让爱与责任看得见――中国大地保险辽宁分公司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彰显保险温度
- 文明出行 安全常在 沈阳于洪区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
- 将电影艺术种子深植童心 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在铁西上演主题活动
- 大东区赵家城中村回迁安置项目迎来关键节点
- 2025年大连海员文化周启幕 打造大连海员城市名片
- 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速滑馆主体结构封顶
- 遇见旗袍 向美而行 沈阳于洪区精彩举办旗袍美学公益课堂
- 基层创新典范 破题沈阳首家教育评价研究基地落户铁西
-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七一”前夕走进社区普及金融知识
- 辽宁铁岭西丰县:辽北最大“牛市”,火热行情延续,成交量火爆不止
- 辽宁有所覆盖传媒全产业链的大学,就在沈阳沈北新区!
- 沈阳这个演出太震撼!多次呈现全场起立合唱动人场面!
-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沈阳铁西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出新”更“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