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话融合)“80后”台青缘结陶潜 湖南“世外桃源”种百果
中新社湖南常德7月20日电 题:“80后”台青缘结陶潜 湖南“世外桃源”种百果
作者 付敬懿 徐志雄
“我们最终愿望是达到一千亩,来种植台湾特色水果,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百果园。”盛夏时节,在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台湾农夫果园”种植大棚里,“80后”台湾青年阮子玮精心照看着每一株试种的新品果树。
将台湾特有的优质水果品种、技术引进大陆,并尝试推广种植,阮子玮用七年时间让黄金火龙果、燕窝果、红心芭乐等近20种台湾水果在桃源县蓬勃生长,260亩的荒地变成了一片飘香果园。

“今年正在试验的是树葡萄、木瓜和杨桃,因为两地气候差别很大,很多品种难熬过试验阶段。”阮子玮说,因为自己喜欢大自然又厌倦了城市喧嚣,加上大陆对农业的政策补贴等很重视,相信选择农业未来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2015年,阮子玮和父亲阮琨程从台湾高雄来到常德考察,第二年就决定在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描述的“世外桃源”所在地发展特色农业。虽然起步艰辛,但背靠4A级景区枫林花海,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从事农业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阮子玮的父亲在台湾长期负责种苗与农产品深加工研发。阮子玮说,20多年前父亲就在福建发展农业,见证了祖国的发展。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却从未想过放弃。
如今,走进阮子玮的“农夫果园”,偌大的农旅融合产业园到处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实,每一款水果都有特定的区域与简介。踏上紫藤花步道,生态美景观不尽,果园已经成为枫林花海最大陪衬。

扎根桃源以来,阮子玮的基地每年吸引5万人次进园观光,也吸纳了周边20多名农户就业。他与桃源县职业中专开展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推广现代生态农艺技术。
“我希望透过研学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农业,增加他们从事农业的意愿。”阮子玮说,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大陆,目前从事农业的人员普遍年龄大,农业的未来必须要有年轻人的加入。
阮子玮与父亲希望,引进的新品种、技术能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从2017年起,他配合当地政府到周边10多个贫困村进行产业帮扶、提供技术支持,带动周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阮子玮说,“要让来自宝岛的水果在祖国大陆的土地上蓬勃生长,要把幸福的种子播撒给更多的人”是父亲和自己的梦想,如今正在梨树垭村、红官村、龙家嘴村、汤家山村等周边乡村慢慢成为现实。

2021年9月,阮子玮还成立了一家台湾农特产品展示馆,并逐步尝试直播带货、采摘体验游等,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台湾优质农特产品,让高经济价值水果持续推广,丰富民众味蕾,帮助农户致富。
阮子玮说,乡村振兴是两岸青年追逐梦想的机遇,在广袤的农村也能实现“种植幸福”。(完)
- 新大众文艺主体观察:“草根”文艺的逆袭
- 首届宁夏艺术设计作品展开展 绘就塞上新景
- 肖复兴新作《我的学生时代》首发
- 新角度“沉浸式”正义追凶 《乌云之上》播出
- 清明习俗知多少:吃青团、荡秋千 戴柳祈求永葆青春
- 第五届“博望青年论坛”举办 为考古学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 春天打翻调色盘,竟被壮乡人蒸成了饭!
- 中韩墨宝浙江绍兴“雅集”:翰墨溢酒香 显美美与共
- 民族舞剧《二十四时舞》全国巡演厦门启幕 33项非遗舞台呈现
- 30国青年贵州樱花园里奏响“春日乐章”
- 玉兰诗魂润故土 纪念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15周年
- 2025“广西三月三”民歌擂台赛启幕
- 陕西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黄帝手植柏等被列为保护对象
- 加拿大籍华裔小提琴演奏家金辉最新专辑由人音社推出
- 牛津大学荣休教授:希望西方能认识到中国很“酷”
- 钢琴家、歌剧演员上演“海上咏叹之夜” 双钢琴伴奏创新舞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