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瑞ANSNP中线安防保护器 检测末端回路电流 治理谐波及三相不平衡
安科瑞 刘芳 咨询家:acrel-js
随着电力电子类设备在社会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在各种工业,商业和民用应用领域中非线性负载的大量使用以及三相不平衡等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中性线电流过大,容易引起中性线绝缘层老化起火从而引发火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N线电流影响
线路发热,加速绝缘老化,火灾危险:N线电流过大,会使线路产生大量热量,加速绝缘老化,缩短线路使用寿命,甚至可能使绝缘层熔化引发短路和火灾.
损坏电气设备,三相电压严重失衡:不平衡电流在N线产生的电压降会使三相电压不平衡加剧,导致部分设备电压异常,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影响计量准确性:在三相四线制计量系统中,N线电流异常会使电能表计量出现偏差,给用户和供电部门带来经济损失。
引发保护装置误动作:N线过流可能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保护装置误动作,导致供电中断,影响供电可靠性。
触电风险增加:正常时N线电位接近零,但电流过大时,N线可能出现较高电位,当人体接触与N线连接的设备外壳等部位时,会有触电危险。
接地故障隐患:在TN系统中,N线电流过大可能使接地电阻上的电压升高,扩大故障影响范围,增加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风险。
2.安科瑞ANSNP中线安防保护器

功能用途
(1)对末端回路电流进行检测、分析,治理谐波及三相不平衡,可治理由3N次谐波和三相不平衡造成的N线电流过大问题,消除其造成的电气火灾安全隐患;
(2)智能稳压功能;
(3)实现系统N线电流治理,同时具备谐波电流、无功功率、杂散电流、系统电流突变,谐波电流突变的抑制功能;
(4)系统节能功能;降低系统线缆损耗,降低系统由于集肤效应引起的损耗问题,实现综合节能。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的元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5)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及手机APP交互功能。
3.应用行业
机场/体育馆/影剧院:照明灯光系统,音响系统;
学校/研究院:精密实验室,机房,数据中心;
医院:医用大型设备使用室,如手术室楼层,医学成像检验科,放疗科等;
商业综合体:大型LED屏幕,舞台调光系统,地下停车场充电桩区域;
制造业:中小型制造业
4.应用案例
深圳某商业中心主要涉及负载有电梯、LED灯组(数量较多), LED屏,空调,照明等,导致开关出现温度异常,N线电流过大的问题,影响了负载的用电安全。现场22个末端治理点位,以某个末端楼层配电间为例进行N线治理测试。
N线产生电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A/B/C三相不平衡导致N线上有零序电流的存在;
2)相线3N次谐波电流会在N线上叠加(例:A相上有10A的3次谐波电流,B相上有20A的3次谐波电流,C相上有5A的3次谐波电流,N线上会有10+20+5=35A的谐波电流;同理9次谐波电流、15次谐波电流等都具有相同的特性)。
治理效果
设备配置:1台ANSNP100壁挂模块


电流畸变率显著减小,电流波形趋于正弦波
N线电流减小。3次谐波电流由治理之前的125A降低到5A左右,ANSNP对于N线电流中3次谐波的治理能力补偿率在96%及以上,符合前期预期的治理要求;
减少线缆发热。
审核编辑 黄宇
- “神二十一”飞天在即!乘组地面训练精彩瞬间→,“神二十一”飞天在即!乘组地面训练精彩瞬间→
- 十年后沪指再度站上4000点 你赚钱了吗?
- 爱尔眼科可持续公益模式助力眼健康公平普惠,爱尔眼科可持续公益模式助力眼健康公平普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江朝阳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10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81元 上调47个基点,10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81元 上调47个基点
- 核聚变等新兴产业东风已至,天工国际(0826.HK)以材料创新激活新动能
- 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政策显效 市场信心增强:税收数据稳步回升 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 内蒙古15名青少年用音乐架桥展北疆风情,内蒙古15名青少年用音乐架桥展北疆风情
- 新品解读:雷鸟鹤6 26款的“万象分区”为何是彩电市场的一记重拳
- 洽洽食品三季报解读:业绩保持平稳,新品新渠道成关键引擎,洽洽食品三季报解读:业绩保持平稳,新品新渠道成关键引擎
- 把握“924行情”科技主升浪 汇安基金近一年揽获4只“收益翻倍基”
- 《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获批 以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获批 以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 上市公司动态 | 科大讯飞三季度净利增202%,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净利增36.20%,三一重工H股定价20.30-21.30港元
-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从关键数据看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从关键数据看中国经济
- 通研院全资产业转化平台通智科技战略入股品茗科技,以AI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 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年 中西文明何以互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年 中西文明何以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