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从62万跌到22万!国产新势力内卷,BBA受伤
“再不努力,以后只能开BBA了”。

这原本只是网友的一句玩笑话,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玩笑正逐渐照进现实:大名鼎鼎的奔驰GLB,从30万降到了18万左右;奔驰EQC更夸张,硬生生从62万跌到22万;在价格战里反复横跳的宝马,i3一度优惠超过15万;宝马iX1和iX3,折扣幅度也分别达到了18.88万和25.18万;至于奥迪,Q5L、A4L等也很识相地给出了白菜价的诚意......
BBA之所以纷纷举起价格屠刀,主要是市场表现不佳。
2024年前三季度,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的销量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奔驰同比下滑12.9%,宝马同比下滑13.1%,奥迪同比下滑8.5%。
销量下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西安最大的奔驰4S店易主蔚来,宝马全球首家5S店停业,天津最大的奥迪4S店关门......

BBA并非是豪车阵营里唯一掉队的,隔壁保时捷也没好到哪里。去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只卖出了4.33万台新车,销量同比下滑28.75%。
根据媒体消息,保时捷或将在2026年底关停近40家中国门店。
相比之下,国产造车新势力的日子可滋润多了:
2024年,比亚迪全年销量达到427.2万台,同比增长41.26%;
赛力斯全年销量42.69万台,同比增长182.84%;
极氪22.21万台,同比增长87%;
蔚来20.12万台,同比增长25.7%;
理想50.05万台,同比增长33.1%;
小鹏19万台,同比增长34.2%;
......
当下的BBA,在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虽然话题度还在,但口碑和流量方面已经很难跟国产造车新势力正面抗衡。

所谓的“一线豪华品牌”,正用自己的方式变成吃瓜群众眼里的“杂牌车”。
看看之前的广州车展就知道了:被BBA承包的A区展馆,人气乏善可陈,反而是另一边国产品牌遍布的D区,人气爆棚到甚至一度要限流。
有人说“国产造车新势力最大的原罪,就是配置平权,原本需要三十、四十万才能买到的东西,如今十几万就能拿下”,对于这个观点,我们不置可否,但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是,如今买BBA越来越像是冤种才会干的事,尤其在新能源领域更是如此。
说白了,在国产品牌的狙击下,BBA和“优越感”三个字越来越不搭边,所谓的品牌价值、文化底蕴,也越来越唬不住人了。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与其花几十万去买各种“油改电”,倒不如用2/3乃至一半左右的预算去氪金性价比更强的国产车。
举个例子,一边是蔚来ET5,一边是宝马i3,你会怎么选呢?
BBA们究竟还是不是豪(好)车,中国消费者心里有数。

写在最后:
随着电气化转型的加剧,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正被加速淘汰出局,以BBA为代表的豪车阵营也不例外。诚然,在售后服务、综合价值方面国产造车新势力跟传统豪强还有一定差距,但假如BBA们仍旧以大象转身的步伐面对中国消费者,那在不久的将来,它们离退市就不远了。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 重磅消息引爆!创新药赛道大爆发 “出海”进程明显提速
- 10月港股IPO市场热度延续,10月港股IPO市场热度延续
- 从“代工厂”到万亿巨头 工业富联市值何以飙升至1.6万亿?
- 海信视像披露2025年三季报: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凸显价值成长优势,海信视像披露2025年三季报: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凸显价值成长优势
- 刀博会、广交会双展联动,张小泉诠释匠心传承与创新精神
- 优酷开启国漫出海战略:让中国动画成为全球年轻人的文化符号,优酷开启国漫出海战略:让中国动画成为全球年轻人的文化符号
-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利增1.08%,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中国广核前三季度净利降14.14%
- 长三角涌动“嘉”速度:科技人才浙江嘉兴话未来,长三角涌动“嘉”速度:科技人才浙江嘉兴话未来
- 中企掀起海外黄金并购潮
- 郑州机场单日刷新两项纪录,郑州机场单日刷新两项纪录
- 倒计时3天!期待半导体行业观察带来的产业对话
- 共赴一场东莞“制造美学”之旅,解码东莞制造何以“种草”全球
- 赣江观澜:“药都”樟树何以担当中医药强省“排头兵”?,赣江观澜:“药都”樟树何以担当中医药强省“排头兵”?
- 新能源赛道龙头股狂飙 这些绩优低估值股受机构青睐
- “银伟达”来了,农行股价13连阳之后总市值登顶A股
- “十四五”厦门GDP连跨两个千亿关 “五个一”服务企业出海,“十四五”厦门GDP连跨两个千亿关 “五个一”服务企业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