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中国丨“钞能力”加码布局 中东资本为何看好中国
中新网12月4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2024年,中东资本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钞能力”在新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加码引人瞩目。
中东金融机构和企业为何看好中国?关注哪些投资机遇?中新财经专访了环域资本副主席施安南(Adnan Sawadi)。

“中国现在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涌现出一批出色的企业。特别是在太阳能技术方面,中国显然是世界第一。环域资本当前看到的最大投资机会,就是帮助领先的中国技术走向国际市场。”施安南告诉中新财经。
他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最大的误解是认为中国不够对外开放,这绝对不是真的。“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外国人在中国很受欢迎,至少我在这里非常受欢迎,中国的企业家和政府都很平易近人。”
施安南介绍,目前环域资本着手建立的国际投资基金,专注于连接中国和全球市场。其中,环域资本与陕投集团设立的“一带一路”能源(欧亚)发展基金,将围绕现代能源基地、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能源科技项目及大健康产业展开投资合作。
尽管部分西方媒体质疑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施安南结合自己对全球能源投资的观察表示,“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中国新能源技术价格合理且质量稳定,对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我刚刚去过巴西,那里有大量的风能和太阳能的项目,但缺乏适合的开发人员和设备。一些西欧国家因光照资源较少,对太阳能技术的需求量不大,但这不能说明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因为新能源的应用市场不一定局限在西方。”施安南强调。
对于中东国家和中国经贸关系的升温,施安南感受强烈,“环域资本就是这些合作中的一份子”。
谈及背后的原因,施安南认为,一方面,中东国家和中国自古丝绸之路以来就有密切友好的交流。另一方面,双方对商业价值的理解有很多共通之处,在能源、医药等多个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以医药行业为例,施安南提到,中国有大量实力雄厚的医药企业,但目前大多并未发展到中东。因此,将更多中国医药保健企业引入阿拉伯国家,是环域资本努力的方向之一。
施安南还提到愿意投资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更注重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追求不断的融资扩张。”
展望未来,施安南充满信心:尽管目前的地缘政治冲突减少了一些商业机会,但也同时开启了许多新的机遇。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来说,应该做的是建立更优关系,更好凝聚共识,抓住彼此共同的机遇。(完)
- 自主创新再突破!我国首批人影专用型大型三发固定翼无人机成功交付
- 全国政协委员丁洪: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
- 人形机器人燃爆2025慕展!国内外半导体厂商同台“秀肌肉”
- AI Agent落地竞速,金智维卡位千亿级企业市场
- 汽车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需求看好,TDK有哪些亮眼产品?
- 直线模组过载使用会有什么效果?
- 基于德州仪器AMC0106M05和AMC0106M25的相电流检测设计
- JAE JB12系列紧凑型以太网防水连接器新增角型插头
- 季丰精密获ISO14001和ISO45001双体系认证证书
- 光模块DSP,迈入低功耗
- AMD助力打造MIPI C-PHY/D-PHY测试方案
- 工业机器人高精度控制方法:富唯智能开启工业制造的“毫米级革命”
- 热管理难题别发愁!健翔升教你搞定高功率 PCB
- 圣邦微电子将携多项新品系列和先进方案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 功率密度是竞品10倍以上!这款48V电源模块实现断崖式领先
- 甘肃“冲锋号”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