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谋划“大口岸城市” 2023年外贸进出口额破百亿元
中新网昆明10月15日电 (记者 韩帅南)“近年来,保山全市作为一个‘大口岸城市’进行整体谋划,口岸、通道、园区、城镇联动发展渐成起势。2023年,保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创历史新高。”云南省保山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左广,在15日召开的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上如是说。
云南省保山市与缅甸接壤,地处滇西咽喉,自古是“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是古代中国较早对外开放的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经济总量翻番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长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6%和11.2%。
左广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保山市对外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成功开通“缅甸—保山蒲缥—成都”公铁联运班列,猴桥口岸列入全省智慧口岸建设“3+2”试点,培育了全省首户5A级民营物流企业。
“保山坚持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在全省首开‘园中园’飞地模式,突破引企、成链、聚园瓶颈。”左广说。
同时,保山率先在全省形成绿色硅光伏前端产业链,2023年占到全省硅光伏产业产值的25%。全球单体最大的多晶硅项目今年正式投产,新能源发电量大幅提升,绿电装机占比达100%。
保山还将“土特产”文章做精做优。成功打造保山小粒咖啡、龙陵紫皮石斛、昌宁红茶、腾药等一批名品,五县(市、区)中有4个获得特色县“新名片”。咖啡产业实现精品率、精深加工率、龙头企业占比等“六个全省第一”,成功举办2023年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省主场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已在保山腾冲市成功举办两届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有112位院士、47位大学校长参加论坛,首次颁发“腾冲科学大奖”,达成引智合作46项,协议引资80亿元。保山还在绿色硅、生物制造等领域实现系列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跃居全省第一。(完)
- 国家大剧院制作瓦格纳歌剧《指环》之《女武神》即将登场
- 北京市东城区发布“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将举办名家讲座、亲子共读
- “致敬逸飞”展览在沪开展
- 中法文化之春呈现法国艺术家白然个展《口》
- 专家共议南岛语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中国考古博物馆壳丘头分馆在福建平潭揭牌成立
- 新大众文艺主体观察:“草根”文艺的逆袭
- 首届宁夏艺术设计作品展开展 绘就塞上新景
- 肖复兴新作《我的学生时代》首发
- 新角度“沉浸式”正义追凶 《乌云之上》播出
- 清明习俗知多少:吃青团、荡秋千 戴柳祈求永葆青春
- 第五届“博望青年论坛”举办 为考古学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 春天打翻调色盘,竟被壮乡人蒸成了饭!
- 中韩墨宝浙江绍兴“雅集”:翰墨溢酒香 显美美与共
- 民族舞剧《二十四时舞》全国巡演厦门启幕 33项非遗舞台呈现
- 30国青年贵州樱花园里奏响“春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