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50城推住房“以旧换新”传递何种信号?
中新社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出台政策支持住房“以旧换新”的中国城市正在迅速扩围。
6日,深圳市出台楼市新政称,支持在本市有开发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相关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商品住房“收旧换新”和“以旧换新”工作。同日,武汉发布楼市新政称,推行“卖旧买新”交易新模式,对卖旧房已缴纳的增值税按计税价格的1%给予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收购置换购房家庭的自有住房等。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等也在近日发起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5月6日,全国已有超5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而且越来越多城市拿出了“真金白银”,降低换房者的“退出成本”。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支持住房“以旧换新”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房地产开发商联合经纪机构对旧房优先推售,若一定期限内旧房售出则按流程购买新房,若无法售出,则新房订金全额退款。
二是由开发商或地方国企收购旧房,售房款用于购买指定新房项目,这种方式是今年以来住房“以旧换新”的主流。
三是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或家庭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或者税费优惠。
同时,还有地方以“带押过户”(不需要提前归还旧贷款、注销抵押权,即可完成过户、再次抵押和发放新贷款等手续)、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等政策配合“以旧换新”,以更好地打通换房链条。如武汉市日前宣布,在当地仅有一套住房且正挂牌出售的家庭,办理新购一套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时认定为首套住房。
“以旧换新”成为近期各地楼市政策的“重头戏”,传递何种信号?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楼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发生变化,从过去单纯的需求侧提振,到如今的供需两方面同时发力。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不能单纯从鼓励需求切入,而是应从供需两端着力,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与限购、限售等需求侧政策不同,“以旧换新”触及供需两个方面。
其次,各地推动“以旧换新”旨在打通房屋“增存循环”。
去年以来,多地二手房挂牌量大增,售房周期拉长,换房链条不畅,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出现“温差”。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新房和二手房各自代表增量和存量住房的主要部分,畅通“以旧换新”,不仅能推动库存消化、盘活存量资产,还有助于化解新房市场交付风险,推动房地产业转型。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未来通过消化存量房产的方式来满足配租型或者配售型保障房需求,或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其中关键是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
业内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城市出台“以旧换新”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促进住房置换需求释放。
- 尔康制药:双主业协同发力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7.36%
- 苹果有望明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 多公司回应相关业务情况
- 坤恒新材拟二度上会 泰金新能、健信超导回复问询|科创板IPO周报
- 盛达资源2025年中报:有色金属采选收入同比大增
- 杨东、赵军、董承非、冯柳……持仓揭秘!
- 赣锋锂业上半年亏损收窄 多个锂产品项目加速筹建中
- 临时分红提案再现 股东回馈与银行长期发展“平衡术”如何校准
- 特变电工(600089.SH)拟发行80亿可转债,赋能煤炭清洁转型
- 创新药收入劲增59%,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
- 和辉光电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收窄4.39亿元 笔记本电脑领域出货量激增
- 天安新材: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 9月起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财政贴息 怎么操作?速看→
- 中超争冠悬念回归!上海德比海港击败申花,积分仅落后1分
-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以方蓄意制造混乱致援助物资被抢
- 香港高院:宗馥莉暂不得提款或转账香港汇丰账户中的资产,并需交代资产去向
- 澎湃漫评|“狗屎伤人”案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