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最新进展:安徽省淮南市发现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中国经济网4月16日讯(记者 成琪)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4月16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主墓(一号墓)规模大、出土文物规格高,是目前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考古发掘现场 国家文物局供图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地。武王墩墓历史上多次被盗,地下文物安全面临威胁,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会议聚焦武王墩墓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与墓葬保护最新进展。
木椁室布局(周边盖板揭取后)国家文物局供图
经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武王墩墓现保存有主墓(一号墓)、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遗迹,整个墓园占地2100余亩。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重点对主墓(一号墓)进行了发掘,确认主墓(一号墓)为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50米,墓坑东侧有长约42米的斜坡墓道。墓坑中央建有“亚字形”椁室,四周分列8个侧室,椁室中部设有棺室,均由长条形枋木构筑,顶部覆盖多层盖板。椁室盖板上发现有墨书文字,标示盖板的位置与各侧室的功能,东、南、西、北各个侧室出土文物分别以铜礼器、生活用器、木俑、乐器为主。
漆盘 国家文物局供图
木俑首 国家文物局供图
铜钫 国家文物局供图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指导淮南市认真落实墓葬原址保护措施,协调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门,做好发掘和保护工作保障,积极谋划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多学科研究,树立“大考古”理念,坚持精细化发掘,协调多学科协同攻关,加强出土文物和遗址保护,深刻阐释武王墩墓背后蕴含的战国晚期楚国礼仪制度、手工业和文化成就,助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文物文化力量。
- 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 长江巫峡壮美如画
- 绿水青山孕珍馐 四川雅江群众在生态保护中端稳“生态饭碗”
- 外卖全程可视可溯源,美团推出“浣熊食堂”打造食品安全新模式
- 五谷丰登
- 细算一个脱贫户的家庭收支账
- 产地市场“小支点”撬动蔬菜产业“大发展”
- 红缨映农耕:从种子“芯片”到乡村振兴的茅台实践
- 最新!多地公布高考查分时间,广西明确
- 网友称丈夫被酒店养的猫抓伤,酒店回应:索赔2万元不合理,无法承担
- 多地明确:最长可休20天,工资照发
- 明天起,查分!
- 8月15日起实施!桂林人基本用得到!
- 受台风影响!桂林将有大雨或暴雨!接下来天气…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有“户口本”啦!
- 承认了!全是演的!网友怒了:没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