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假国企乱象:假国企危害巨大 全社会应共讨之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钟兴真)央企密集打击假冒国企引发关注,根据举报线索,中新网近日核查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其大股东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疑似为“假国企”,康和信的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0,股权变更亦存在疑点。

面对层出不穷的“李鬼”,今年以来,官方和央企密集出手打假,国务院国资委今年4月25日公示了第三批假冒国企名单,三批累计超过800家。
连国企都能假冒,很多网友对此深感震惊。假冒国企靠着不正当手段,戴上“红帽子”,打着央企的名义牟利,部分公司甚至从事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骗取银行贷款、欺骗社会公众和政府,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也对真国企的正常经营、品牌形象、社会信誉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和形象。假冒国企这样的市场乱象,不容任由其泛滥,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全社会共讨之。官方打假行动的持续推进,表明了国家对这类违法行为说不的坚决态度,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付出了不懈努力。
对于假冒国企,绝不可手软,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央企透明度,完善公司登记制度,深挖和曝光这一灰色产业链的黑幕,斩断假冒国企的利益链,让假冒国企无处藏身。(完)
Tags: 法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深圳楼市“大礼包”落地首日:观望的客户开始入场
- 恒邦股份股东户数下降3.27%,户均持股24.89万元
- 【调研快报】盛和资源接待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调研
- 齐鲁银行上半年业绩稳增 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仍增11.9万亿,定期化趋势未显著缓解
- 又见基金经理道歉,“有些难熬”
- 聚焦落实“五篇大文章” 天津银行上半年业绩稳中有升
- 尔康制药:双主业协同发力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7.36%
- 苹果有望明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 多公司回应相关业务情况
- 坤恒新材拟二度上会 泰金新能、健信超导回复问询|科创板IPO周报
- 盛达资源2025年中报:有色金属采选收入同比大增
- 杨东、赵军、董承非、冯柳……持仓揭秘!
- 赣锋锂业上半年亏损收窄 多个锂产品项目加速筹建中
- 临时分红提案再现 股东回馈与银行长期发展“平衡术”如何校准
- 特变电工(600089.SH)拟发行80亿可转债,赋能煤炭清洁转型
- 创新药收入劲增59%,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