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这个因桥得名的村子有近800年历史了!
全州旧分长、万、恩、建、宜、升“六乡”
俗云:“长万出白米,恩建出刀枪
宜乡多礼仪,富贵落升乡。”
升乡,就包含如今的文桥镇
在文桥镇的镇中心位置
有一个文桥村
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文桥村因何得名
与文姓先民及桥有关
穿过村庄
广袤的绿色田园令人眼前一亮
沿着广袤的田园
蜿蜒流淌的一条清澈的河流
更是叫人神清气爽
这条河,原名大河源河,现名文桥河
俗话说,经年不息的江河之上
多有古桥
果不其然,溯河而上几百米
一座气派的风雨桥即映入眼帘
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
这座长40多米的大桥更显气派
也让整个村庄流淌着古朴的气息
据文桥村委的老者文冬荣介绍
这座桥原名供桥,建于1620年
是全村建设年代较古老的一座风雨桥
1985年,供桥更名为东峰桥
直至今日
为何改名为东峰桥
也跟文桥村村名的由来息息相关
文冬荣说,文桥村以文姓村民居多
所以村名中带有“文”字
这两年,他在修理族谱中了解到
文桥村的文姓村民于1124年
从江西迁徙而来
并在文桥村繁衍生息
从江西迁至文桥的老祖宗中
第一世祖谥号“东峰”
文姓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祖先
故把供桥改名为东峰桥
在东峰桥西岸始建碑上记载该桥的由来
“本村大学士四川按察使文立缙捐款修建。”
在《全州志》康熙版中
东峰桥被列为全州县内第一桥
据文桥村委支书伍太初介绍
文桥村村民历来重视耕读
数百年来
很多人家通过边耕边读来获取功名
因乡镇所在地在文桥村
乡镇的名称也以“文桥”来命名
——文桥镇
历史赋予了这个村庄以“文桥”之名
而这个载着岁月痕迹和荣光的村名
又将成为后代人的骄傲
代代相传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黄剑蓉 王薇)
- 中国建筑:控股股东中建集团加快增持公司股份
- 云南铁路:清明小长假发送旅客119.67万人次
- 湖北百花“接力绽放” 入境游市场增长
- 广州从化加快发展布局“空天经济”
- 170公里边境线上闪亮的精神坐标
- 倡导“4C原则”、呼吁开放合作——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 降成本、提质效 浙江以“组合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 黄婉秋一家三代传承“刘三姐文化”
- 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颁发
- 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业务扩大 新船首航用上国产绿色甲醇
- 中国呼和浩特至蒙古国乌兰巴托TIR国际运输线开通
- 辽宁搭平台推动资本与科技项目“零距离”接触
- 黑龙江高铁“月票”新增11款产品
- “0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帮助他人很开心
- 珍爱网回应多店突然关闭:公司正常业务优化
- 12国外宾走进四川乐山 共话友谊和发展